為促進學術交流,鼓勵跨學科合作,開展有組織科研,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平臺,推動學院科研創新和高質量發展,4月17日,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舉辦首期“桃李芬芳”博士論壇。學院副院長薛永志、賈建新出席,學院全體無課教師參加了論壇。

我院劉悅石博士與王麗娟博士分別帶來精彩學術報告。劉悅石博士以“MiR-290家族通過調控MAPK信號通路維持干細胞多能性及自我更新”為主題,系統闡述了 MiR-290 家族在干細胞命運調控中的關鍵作用機制。該研究通過一種全新的培養體系將primed狀態的小鼠EpiSCs誘導為一種新型多能干細胞rPSCs,探究了rPSCs細胞的分子特性、發育潛能及表觀遺傳修飾變化,并揭示了miR-290家族通過其下游靶基因Map2k6調控MAPK信號通路,從而調節rPSCs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探討了信號通路與非編碼RNA之間的作用關系,為理解多能性的獲得、維持和退出的潛在機制提供了思路。王麗娟博士則圍繞 “廣譜抗流感病毒CRISPR/Cas13基因敲入雞的初步探索”,分享了相關研究成果。在動物模型與基因技術領域,成功構建X射線受體公雞絕育與精子再生模型。X射線絕育較伽馬射線周期短、劑量低,相較傳統雞胚顯微注射,能直接產生G1代雜合子,減少實驗動物使用,降低育種成本。同時,從三方面優化打靶載體,證實 MMEJ介導的基因敲入在雞基因組高效適用,發現 GAPDH 的 G1 位點可作基因敲入安全島;利用 MMEJ 系統實現外源大片段精確整合,更完成 5.5kb 以上 Cas13d 大片段基因定點敲入雞基因組,突破傳統 3Kb 限制??共《狙芯可?,通過流感病毒序列分析,證實針對保守區設計的 crRNA 在不同亞型匹配率高;并在細胞水平實現 Cas13d 及其 crRNA 一體化定點敲入,初步驗證該系統抗流感能力。兩位博士結合詳實數據與實驗案例,深度剖析各自研究領域的核心問題,為與會者呈現了干細胞生物學與基因編輯技術的前沿動態,引發熱烈學術討論。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學院副院長薛永志在論壇后著重強調恪守科研誠信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當前科研工作中仍存在的多種學術不端表現形式和風險點;針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及科研原始數據記錄工作,要求全體科研工作者必須將誠信理念融入學術實踐,堅決抵制各類學術不端行為;鼓勵教師用好現有條件,積極進實驗室做實驗,主動參加研究生指導小組,營造積極良好的學術環境。希望通過博士論壇,使青年教師能夠拓寬學術視野,打破學科壁壘,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創新靈感,推動跨學科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協同發展,為學院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筑牢堅實基礎。
(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