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密码|婷婷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色|亚洲情趣|Gay大陆年轻帅小伙2022上|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奶头走光合集精品|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日韩无码|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丝袜美腿诱惑一区二区,麻豆免费视频,女帝一边上朝一边被c流水小说,爱情岛亚洲论坛成人网站,撕开奶罩揉吮奶头视频,女女中文字幕女同ssxx,91视频福利

當前位置: 首頁 >> 浮窗 >> 正文
浮窗

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齊心協力建包鋼:草原鋼城唱響最美晨曲

來源:道中華作者:中國民族報編寫組

新中國成立后,內蒙古創造了“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等歷史佳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2021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公布第一批39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包鋼一號高爐就是其中之一。62年前,內蒙古第一爐鐵水從包鋼一號高爐流出,結束了內蒙古不產寸鐵的歷史,開創了新中國民族地區工業發展的先河,為全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齊心協力建包鋼”的歷史佳話也流傳至今。

鋼鐵被稱為“工業的糧食”,鋼鐵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不足當時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為加快鋼鐵工業發展,“一五”期間,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著重建設鞍山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和包頭鋼鐵公司(簡稱“包鋼”)三大鋼鐵基地。其中,包鋼是國家在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包鋼興建之前,為了支持白云鄂博礦藏順利開采,當地的蒙古族牧民毅然將坐落在白云鄂博主峰的敖包搬遷至白云查干。包鋼廠房破土動工后,大量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筑工人,源源不斷地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包頭,和當地各族群眾一起戰風沙、斗嚴寒,投身火熱的生產建設當中——

1954年,年僅19歲的葛桂林隨綏遠省軍政委員會包頭市工作團從山西老家來到內蒙古,同年8月調到包鋼工作,一干就是40年,離休后依然在包鋼關工委任職,把一生奉獻給了包鋼。他說,正是支援包鋼建設的這一大批人,鑄就了包鋼精神的內核“守望相助、甘于奉獻、敢于創新、自強不息”。

1957年,蒙古族軍人呼爾寶音從部隊轉業來到白云鄂博鐵礦,他主動選擇了十分辛苦的操作穿孔機的工作。鞍鋼來的師傅知道他普通話不太好,就耐心地手把手教,幫助他只用3個月時間就掌握了技術要領。他說,在零下40℃的冬夜,大家住在單薄的鐵皮房子里,火爐子烤著前胸,后背卻是冰涼的,可是為了祖國的鋼鐵事業,沒有一個人叫苦。當年,有很多像呼爾寶音這樣的蒙古族工人,他們在各地師傅的精心指導下,不僅學會了技術,還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生產實踐中把自己鍛造成一塊素質過硬的“好鋼”。

1958年,包鋼一號高爐建設進入關鍵期,但卻面臨設備和建設材料供應不足的難題。為此,黨中央提出“要想辦法為包鋼解決困難”,《人民日報》號召“包鋼為全國,全國為包鋼”,全國上下迅速掀起支援包鋼的熱潮。

感受著振奮人心的時代脈動,著名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也前往包鋼。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說:“我的書房下就是馬路,馬路上24小時機械喧騰,汽笛長鳴,就像最熱鬧的繁華街道一樣,都是拉建材的車輛。我感到特別甜蜜,我認為這就是時代的聲音。”很快,他就創作完成了電影劇本《草原晨曲》,用文藝的手法生動展現了牧區人民保衛祖國、支援包鋼建設的生動畫卷。瑪拉沁夫作詞的電影同名主題曲《草原晨曲》也唱響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火車都是伴隨著這首節奏歡快的歌曲開動的。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1959年9月26日,包鋼提前一年建成我國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一號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20天后,周恩來總理來到包鋼,為一號高爐出鐵剪彩。

包鋼一號高爐建成投產,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內蒙古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60多年來,包鋼累計產鋼超2.6億噸、實現利稅830億元以上,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振興民族工業、維護國家安全、帶動民族地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有三分之二的鋼軌來自包鋼;“西氣東輸”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鋼結構領域,包鋼的無縫鋼管占據一席之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號系列飛船、“中國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都有包鋼稀土產品的身影;國內三分之一以上的高鐵線路鋪著包鋼制造的鋼軌

包鋼不僅見證了共和國建設、民族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還不斷豐富發展著“齊心協力建包鋼”這一寶貴精神財富的時代內涵。

在紀念包鋼成立50周年畫冊《鏡頭中的包鋼》中,有一張珍貴的照片——包鋼白云鐵礦職工醫院的醫護人員簇擁著“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1964年2月,龍梅、玉榮為生產隊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為了保護羊群,姐妹倆被嚴重凍傷。在包鋼白云鐵礦職工醫院,她們得到及時救治,脫離了生命危險。

60多年來,包鋼始終心系各族群眾。包鋼成立扶貧辦公室,專門幫扶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每年派出醫療隊到周邊農牧區義務巡診,送醫送藥;包鋼白云鐵礦職工醫院堅持實施牧民就診、住院、手術“三優先”政策,對生活困難的牧民減免治療費用;包鋼所屬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預科班,重點招收邊遠農村牧區的少數民族考生,80%以上的畢業生走上了包鋼的工作崗位;招收大批少數民族職工,把換上煉鋼服的草原牧民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的產業工人

包鋼不斷完善民族團結工作機制,凝心聚力謀發展。從1981年開始,每年聯合白云鄂博礦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召開“兩地三方”民族團結座談會;從1983年開始,每年召開民族團結進步總結表彰大會;2009年以來,對從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晉級為模范單位的集體給予表彰;2015年以來,“一周兩月”(民族宗教法治宣傳周、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活動縱深推進

實干詮釋責任,奉獻彰顯擔當。包鋼先后五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16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走進新時代,包鋼人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把寶貴的精神財富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續寫著各民族守望相助、團結奮進的精彩篇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