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闡述了宏大深刻的道理,直指本源。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什么樣的文化自信?怎樣堅定文化自信?讓我們一起來看總書記怎么說!
2019年第12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總書記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6篇文稿中有關文化自信內容的節錄。
★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和標志。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堅定什么樣的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p>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富內涵,揭示了當今中國文化自信的本質特征。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對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有機整體的自信,三者密不可分。只講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而不講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錯誤的,也不可能立得住;只講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而丟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脈,也是錯誤的,最終也會立不住。我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整體割裂開來,進行孤立的、片面的理解或解讀。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的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在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的今天,缺乏文化自信,沒有了精神獨立性,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了精神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立不住了。
★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要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于世。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