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院黨委通過開展“三問”活動,設立信箱、實地調研、座談了解、微信交流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師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管理的需要、期盼等意見建議,同時結合學校黨委“辦實事”內容,開展“一三一”工作,即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開展三項行動、建設科研平臺,主要在如何提高學生執業醫師通過率、就業率、考研率等方面下功夫,想實招、辦實事。
一、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一是通過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新增自治區衛生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設經費支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已完成4門課程全部內容的錄制,4門課程完成部分內容錄制,正在整理上傳優慕課平臺。完成8門課程的試題庫建設,為建設自治區級和國家級一流課程奠定了基礎。目前正在將自治區一流課程《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建設成為國家級一流課程做準備。
二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督促督導進行各級各類課程思政教改立項并積極將課程思政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上半年,獲批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1項、“問學計劃”“為學計劃”和“踐學計劃”項目3項。召開了課程教學創新改革研討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培訓會,目前所有課程正在積極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中。
三是為更好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組織對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新方案從2021級學生開始實施。
二、開展學生管理服務提質行動
一是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學風班風提升和執業醫師通過率、考研率、就業率的提高。實行學院領導擔任新生班主任,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為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建立了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共建活動,與6個旗縣區疾控中心簽署了“公共衛生學院支醫送健康基層行”活動協議。為4名同學解決了勤工助學崗位,9名同學申請了臨時困難補助,聯系社會愛心人士以每人每月300元的資助2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直到畢業。
二是為提高公共衛生執業醫師通過率,制定了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提高方案,組織教師對2017級預防醫學3個班和2019級、2020級研究生進行實踐技能集中培訓。組織教師聯合實踐基地對2016級預防醫學學生進行系統培訓,最終獲得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預防醫學賽道比賽華北賽區團體二等獎。
三是學院積極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7家基地進行溝通,解決了外地進行畢業實習學生的住宿問題。積極拓展實習基地,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圍繞研究生與本科生一體化培養進行聯系和考察學習,商討合作協議,為建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奠定基礎。
三、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為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邀請就業指導老師為學生開展了就業講座;邀請2013屆畢業生為學生開展了就業形勢、專業發展講座。提前謀劃,組織2022屆畢業生開展畢業實習、考研、就業專題動員大會,通過講座,回答學生關心的問題,2022屆畢業生有超過80%的同學計劃考研,進一步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召開就業工作會議,安排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教師對畢業生班級和學生進行一對一包聯和就業地區包片,明確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與就業的第一責任人,建立畢業班級微信群,及時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咨詢,實行一對一與學生進行了解溝通指導,并與相關就業單位進行密切溝通了解招聘進展情況。
四、開展師資隊伍建設服務提質行動
選派13名非醫學背景教師參加了學校教師崗位勝任力提升專項培訓;促進了學院相關學科、專業教師與基地相關科室、專業技術人員的合作,選派一名教師去包頭市疾控中心進行掛職鍛煉。舉辦了中華預防醫學會2021年全國大學生健康科普大賽選拔賽,選送3件作品參賽。為促進學科及專業教師的成長與發展,邀請了南京醫科大學相關學科教授召開座談會,有針對性地對口幫扶相關學科教師提升專業能力。
五、建設優質科研平臺,營造良好科學研究氛圍
一是為打造優質的科研創新團隊,打造博士點培養單位,學院進一步對學科方向進行凝練,明確了6個學科方向和學科負責人,并制定每個學科方向發展目標和任務。學院與南京醫科大學深化合作,與劉起展教授團隊共同建立衛生毒理學與相關學科平臺,已開展3次學術交流,較好地提升了學院各相關學科團隊、個人開展科研的能力。
二是邀請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先后3批來我院與相關教師進行科研交流與對接。目前,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和社會醫學教師與內蒙古綜合疾病專家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合作,由自治區CDC牽頭、學院作為參與單位的自治區鼠疫防控重大科技專項獲批,獲得橫向經費80萬元。
(公共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