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這一最新成果的創新特征有哪些?又是如何體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為何稱之為集體智慧的結晶?求是訪談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侯惠勤為我們深入解讀。

訪談嘉賓:侯惠勤(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
訪談主持:蒲韜
精彩觀點: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從實際出發的全新落腳點,是我們在新征程上應對困難和挑戰、奔向美好的未來的行動指南和理論指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
■ 黨的政治建設的第一條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一定要真正落實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保證在黨中央的統一號令下全國人民同心同德,這是我們勝利的重要保證。
■ 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離不開領導人的個人智慧和個人創造。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材料,都是全黨的實踐、人民群眾的實踐結果,而領導人則是起凝聚概括的作用,領導人將這些材料抽象出來,形成理論體系和思想體系。
■ 理論武裝的前提則是理論創新,尤其是黨的指導思想,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不斷創新發展的理論,來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形成全黨全社會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訪談實錄:
求是網:侯老師您好,歡迎來到求是訪談。在習近平同志的十九大報告中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亮點,請問給您留下最深刻記憶的是什么?
侯惠勤:我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教學工作,這個報告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煥發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一種力量和活力。力量,在于它的真理性、科學性;活力,在于它的創新和發展。十九大報告可以說是處處充滿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思想亮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一個范本,這是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求是網:請問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有哪些特點呢?這次十九大報告又是如何體現這些特點的?
侯惠勤: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人類思想領域最偉大的創新。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思想創新規律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還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十九大報告至少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過程是實事求是的過程。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所謂實事,就是實際存在的情況;求,就是研究探索實踐;是,就是規律。所以實事求是就是要從實際出發,經過我們的探索實踐獲得規律性的認識。十九大報告完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這個本質特點。這個特點首先表現在,十九大報告從實際出發,作出了新時代的概括。其次,十九大報告從實際出發,從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出發,提出了我們主要要解決的新的時代問題,即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么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次,十九大報告從實際出發,從新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所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從實際出發的全新落腳點,是我們在新征程上應對困難和挑戰、奔向美好的未來的行動指南和理論指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二個特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過程是繼承和發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創新從來不是另起爐灶,或者平地起高樓,而是在堅持中發展,在繼承中創新。十九大報告很充分地體現了繼承和發展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
從繼承的角度來看,首先,十九大報告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理論精神,比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關注當代中國問題,解決當代中國問題,這是一脈相承的。其次,十九大報告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也是一脈相承。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十九大報告中的理論創新之處非常多。這其中我認為最突出的有這么三點。第一點是明確了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第二點是提出了“分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后再用15年,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不僅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預期時間提早了,還通過“分兩步走”使我們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明確化,更加鼓舞人心!歷史證明,凡是要大家思想穩定的,我們就提30年、50年,比如承包,30年不變;一國兩制,50年不變。但是要激勵大家奮發,一般15年比較有效,這是報告中思想很成熟的一條: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三點是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報告指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是重中之重,而黨的建設里最重要的則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這是又一大創新之處。黨的政治建設的第一條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一定要真正落實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保證在黨中央的統一號令下全國人民同心同德,這是我們勝利的重要保證。
從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來看,十九大報告中的理論創新體現了繼承和發展的完美統一。同樣以黨建領域為例,從嚴治黨是繼承的,而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的創新。全面從嚴治黨中,在繼承思想建黨的同時,如今突出了政治建黨,這也是繼承和發展的完美統一的體現。
第三個特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過程是凝聚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過程。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離不開領導人的個人智慧和個人創造。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材料,都是全黨的實踐、人民群眾的實踐結果,而領導人則是起凝聚概括的作用,領導人將這些材料抽象出來,形成理論體系和思想體系。
毛澤東說過,領導者就好像一個加工廠,從老百姓處學來的東西進行加工后,再去教老百姓,不斷地教老百姓。鄧小平也說過,“我個人做了一點小事,但不能說都是我發明的,其實很多事是別人發明的,群眾發明的,我只不過把它們概括起來,提出了方針政策。”這些都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是真正地把領袖和人民,看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充分地體現了這一整體的力量。
對于十九大報告中的很多新思想的產生,廣大人民群眾和廣大黨員都貢獻了自己的智慧。比如主要矛盾的問題,我就參加了討論。習近平同志則是一個把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提煉出來的理論創造者的角色。因此,我認為把這個理論成果命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恰如其分的。
求是網:請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侯惠勤:我認為至少有這四大繼承。第一,主題繼承。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從這里可以看出,黨的指導思想,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的主題始終不變。第二,任務繼承。現如今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黨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這也是一大繼承。第三,判斷繼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過去的一些重大判斷,也都是繼承的。比如說黨的基本路線,又比如說我們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等等。這些基本判斷還是不變的。第四,經驗繼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經驗,也是繼承的。這就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等等,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
求是網:習近平在這次報告中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您認為理論創新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地方?
侯惠勤:我們黨是一個高度重視理論的黨。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叫科學社會主義,就是靠科學理論來指導。我們不能用眼前的利益和直觀的需求來指導我們的行動,而是需要科學理論來把大家凝聚起來、團結起來。所以理論武裝是我們團結人民前進的最重要的保障。
理論武裝的前提則是理論創新,尤其是黨的指導思想,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不斷創新發展的理論來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形成全黨全社會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總之,理論創新在指導我們實踐的過程中和發揮黨的核心作用中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所以我們黨高度重視思想理論的創新,這是我們黨能夠永葆生機活力的最根本的原因。
求是網:謝謝您!
(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