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討會21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并講話。他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
王滬寧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對黨百年來民族工作發展歷程特別是新時代民族工作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堅持“兩個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新征程黨的民族工作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務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要持續在學習領會、宣傳闡釋、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到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王滬寧表示,要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扎實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更好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主持會議,國務委員諶貽琴出席。
會議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主辦。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主要負責同志,有關專家學者作了發言。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負責同志,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統戰部、民委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專家學者等參加會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審古今之變、察時代之勢,作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原創性論斷,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民族工作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問題,全面提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強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強化智庫建設、人才培養、政策支持,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不斷完善,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討會在京召開。會后,“統戰新語”邀約民族學研究的專家一起研討交流。
談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解決當前民族問題、促進現代國家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思想、新判斷和新戰略,是黨的民族理論百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新思想、新論斷是對多民族統一國家理論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的發展。
——王延中(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能泛泛而談,而是要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民族理論、制度、政策的社會實踐進行調查和反思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對癥下藥。要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可能遇到的風險隱患。
——馬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導師)
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具有獨特優勢。中華文明構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厚根基,五千年的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提供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堅強保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夯實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基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向心力。
——陳志敏(復旦大學副校長)
談研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應該認真回應兩重挑戰,其一是要扭轉西方對“中國”的窄化理解;其二是要不斷加深對中國豐富多元的歷史經驗及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辯證看待“中國”和“中國化”,在動態中積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僅是塑造中國內部民族融合團結的途徑,也是促進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構筑新的世界秩序、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必經之途。
——汪暉(清華大學歷史系、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導師)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也是深化民族理論研究的綱。廣大研究者要更加注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研究,以增進共同性為方向,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把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貫徹體現到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中。
——麻國慶(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等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中國各民族的民族形態及其歷史淵源是多樣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是復雜的、曲折的。各民族及其民族意識的形成具有復雜的面相,民族意識整合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國家建設面臨的巨大考驗。只要我們堅持“四個共同”,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現代國家建設的中國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華濤(南京大學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教授)
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搞好社會宣傳教育。加強對黨員干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是黨校(行政學院)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緊扣黨之所需,立足自身優勢,健全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關鍵環節。
——蒲長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民族和宗教教研室主任)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加強輿論引導,構筑中華民族共同體主流輿論陣地;加強視聽傳播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和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橋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張樹庭(中國傳媒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中華兒女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接見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的海外僑胞時有關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魂”“夢”的重要論述,不但是對僑務統戰工作的重要論述,也是對海內外中華兒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指導。
——陳奕平(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必須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燦爛的未來!
來源:統戰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