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第四屆全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中,榮獲特等獎的教師是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的梅建軍老師,本文展播梅老師的教學視頻,供大家學習提高。
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醫--梅建軍
一、個人簡介
梅建軍
學歷:碩士研究生
職稱:教授
任教年限:19年
所屬教研室: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 免疫學教研室
主講課程:《醫學免疫學》
二、參賽視頻
三、參賽體會
第四屆內蒙古自治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比賽落下了帷幕,從初賽、復賽到決賽歷經近五個月,期間艱辛與收獲并存,挑戰與喜悅同在,最終在決賽中獲得特等獎的佳績,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為學校爭得榮譽,體現了我校課程思政教學在全區本科高校的地位和水平。
總結成功之處: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從教19年,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等精神和文件。以學情調查為基礎,分析醫學教育的難題和存在的共性問題,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堅持多學科融合,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方法體現場景、體驗、參與、融合;教學過程遵循循序漸進,進階提升;教學目標的培養、有情懷能擔當的醫學生,努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以多學科融合的教學內容建設為入手,不斷提升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性、高階性和挑戰度。適時引入中外科學家研究成果、知識溯源以及臨床實踐應用組建學科內容,并挖掘相關的思政元素,體現家國情懷、職業精神、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等教育。成功開展了跨學科融合教學、體驗式教學、參與式教學、信息化教學和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等模式,結合四場景思政育人、二課堂提升感悟、早臨床培養辯證創新、多臨床培養情懷擔當、多元化考評等環節,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學業成績、綜合能力和思想感悟,為提升我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 體現課程教學特色 課程特色:形成了集融合性、綜合性、實踐性三性合一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與“學”高效對接;實踐特色:開展了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的教創協同教學,從根本上解決了醫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創新意識淡薄的問題;育人特色:將理論知識、主題討論、交流學習和社會服務相結合,讓責任意識、職業精神引領醫學教育;知識特色:通過探討機制、醫生交流、病例匯報、技術應用等環節,實現了培養基實技強、有情懷能擔當醫學生的教學目標。
需要提升之處
· 教師 在未來的教學工作當中,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修養,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傳道者先明道、信道”,講好每節課,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用心、用情。
· 課程 以一流課程建設為抓手,從調整教學方案、深入學科融合、不斷更新教學資源、建設智慧課堂、云平臺等方面深入推進課程建設和發展。
· 學生 努力培養學生立志從醫、服務健康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