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醫學技術與麻醉學院黨總支貫徹落實學校黨委組織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提升組織生活質量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開展“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主義”主題黨日活動,醫學技術與麻醉學院教職工黨員、部分學生黨員和普通教職工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的第一站美岱召,參觀了薩縣抗日游擊隊紀念址和烏蘭夫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英雄事跡。美岱召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岱召就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地土默上建立最的村黨組織之一。三十年代初,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烏蘭夫、王若飛等革命家都以美岱召為掩護,在這里開展過革命斗爭。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和八路軍大青山抗日支隊在組建了薩縣抗日游擊隊,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革命英雄大講堂,聆聽了革命后代講述紅色故事《背山,和王老太太和她的子孫們革命故事,并參觀了王老太太故居。王老太太故居位于包頭市土右旗美岱召鎮東南部,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子--河子村,但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就是這個普通的村子,走出了英雄的母親王老太太和王經雨等老一輩革命先烈。走進王老太太故居,百年前的風風雨雨已經歸于平靜,院子中高大的海棠樹不見蹤影,一棵80多年樹齡的杏樹和60多年樹齡的榕樹卻長得異常茁壯,與王老太太的曾孫王小利一起,守護著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小院落。

第三站,我們到達了敕勒川博物館,參觀了抗日戰爭展館和建國七十年成果展,了解半個世紀的敕勒川革命斗爭史和建國七十年來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敕勒川革命斗爭史,艱難曲折,蕩氣回腸,可歌可泣。今天,在這塊血沃光榮的土地上,英雄的敕勒川人民,緬懷和銘記先輩的革命遺志,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敕勒川精神,續寫著敕勒川更加壯美篇章。
(醫學技術與麻醉學院)